《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大概在一個星期之前,我們的淨士宗網站曾上了一帖祖師解釋第十八願的文稿,大家看過嗎?還沒上網看的同修希望能上網看,如不能的話就請執事把這篇文稿影印給同修們。之所以這般鄭重其事?因為這些內容對我們來講是很重要的,再者,由於第十八願是本宗的根本,第十八願的經文怎麼講,不是依我們凡夫怎麼看,怎麼解釋,怎麼想為主的,是要依據善知識的傳承,祖師的解釋。我們本宗的祖師的解釋,就是善導流的祖師龍樹菩薩、道綽大師、善導大師。有關這三位祖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把它整理成篇貼在網站的就是這兩張講稿。今天晚上我們先就龍樹菩薩對第十八願的解釋,來跟大家共同研討,講題就是「《易行品》〈本願釋〉略解」。

《易行品》是龍樹菩薩所寫的《十住毗婆沙論》裡面的一品,是在解釋易行道跟難行道,在龍樹菩薩眾多的高著當中,《十住毗婆沙論》並不是很有名,可是裡面的《易行品》備受重視,因為在這一品當中,龍樹菩薩把釋迦牟尼佛一代的佛法,判為「難行道」跟「易行道」,判為「自力」跟「他力」,隱含著判為「聖道門」跟「淨土門」,這是後來分辨「聖道門」跟「淨土門」的肇因。對於淨土宗,對於我們學淨土法門來講,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作這一種判別,是我們生命的救命恩人,可說恩德廣大,恩同再造。學淨土法門,如果沒有學問,不能研究便罷了,如果有學問能夠研究而要研究的話,那務必也要對《易行品》有所深入,達到某種程度的了解。

有關《易行品》的內容在《易行品要義》這本書中有原文,同時也有要義的大要說明,除此之外,我們《講演集》第一集91頁到155頁,有一篇叫做「難易二道判」,也概要性的述說了《易行品》的內涵,同修中如還沒有讀過這篇「難易二道判」也沒關係,因為大家都可以說已行走在這條道路之上,對於前方便的教理,已經屬於過去式。由於大家已經是前進式,在這個環境當中,受同修的護持薰陶,尚不至於走偏,所以教理上,即使不太了解,也不至於會出差錯。但是如果不在這一個團體當中,又沒有同參道友的提攜扶持的話,那就有必要借教理來堅固自己的方向,這個就是所謂的目足雙運,目就是眼睛,我們要順利達到目標,如果沒有眼睛來看清楚方向,那一定會走岔路,所以要前進之前有必要先看清楚方向,進而掌握正確的方法。

現在我們就一同先來了解龍樹菩薩是怎樣的一位人物?以及《易行品》大概在講怎樣的內容?

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的偉大,在《入楞伽經》第九卷,釋迦牟尼佛對龍樹菩薩做了下列的授記,(世尊懸記之文):

於南天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
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釋迦牟尼佛說未來在「南天國」,也就是南印度的地方,有一位大德比丘名叫龍樹菩薩,出生於釋迦牟尼佛滅度後約七百年間,也就是西元二○○年前後。佛陀稱許龍樹菩薩能破除「有無見」,有無見即是「有見」跟「無見」,有見就是「常見」,無見就是「斷見」,這兩種都是邪見。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認為人死了,下輩子還會再當人,或者以為萬事萬物都恒常不變,這個就屬於常見;若認為人死了,就一死永滅,一了百了,沒有所謂的善惡報應,三世因果,什麼都沒有了,這是屬於斷滅見。

然而,不管是常見、斷見,或是有見、無見,全都是邪見。若詳細講,邪見的種類很多,但歸納起來也不出有見跟無見這兩個範圍;所以能夠破除有見、無見,就等於所有的邪見通通被破除了。簡要的說,「能破有無見」就是能夠破邪顯正,這就表示龍樹菩薩這一位大德比丘具有大智慧,而且辯才無礙,才有能力在當時的印度破除各種異說紛紜的有無見。

接下來,「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釋迦牟尼佛的佛法,雖有大乘小乘之分,然而本意是大乘佛法,這位大德比丘龍樹菩薩能夠為眾生宣揚釋迦牟尼佛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這位龍樹菩薩,在現生就已經證得歡喜地,「歡喜地」就是十地中的第一地,也就是初地。從修行過程來講,由初發心開始到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要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到十地,然後才等覺、妙覺,所以十地是在最後階段,初地又是十地中的第一地。

「歡喜地」即「阿鞞跋致」

一個人如果對未來有不安,他現在就歡喜不起來;反之,如果對未來感覺很安穩,他現在也會很安穩、很快樂。所以學佛念佛的人,如果深信自己未來會往生彌陀淨土,他現在心就安,就會歡喜;倘若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往生,那現在的心就會有所不安。所以初地又稱為「歡喜地」,就是知道自己將來必定成佛,因而歡喜;另外,證得歡喜地的人,接下來就一直往佛的境界前進,不會退轉,所以歡喜地也是不退轉菩薩位,稱為「阿鞞跋致」。達到初地位的人,他的悲心是非常深切的,不會因為眾生剛強難調難伏而退墮到聲聞、緣覺二乘的境界,因為一旦退墮成為二乘,於成佛之道反而是障礙。

初地歡喜地對我們學佛修行的人來講是很重要的,因為佛教的目的,就是成佛,如果佛教不講成佛,那就不是佛教了,我們學佛而沒有想到要成佛,或者不敢承擔自己會成佛,那麼他學佛的心情就還只是結緣性質而已。

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釋迦牟尼佛又預先為已證得歡喜地的龍樹菩薩授記他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龍樹菩薩的智慧、辯才、願力都是很深廣的,著作也很多,《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這三論是龍樹菩薩有名的著作,再加上《大智度論》就是名聞遐邇的「四論」。所以著作傳到中國以後,各宗各派都尊崇龍樹菩薩是他們的第一位祖師,因此而有「八宗共祖」之稱。這位各宗各派的祖師,捨身後到哪裡去呢?到極樂世界去,往生極樂世界了。

《十住毗婆沙論》與《易行品》

今天所講的內容,都是根據龍樹菩薩的著作,但是這一部份,並不在上述的四論之中,而是在另一部《十住毗婆沙論》的著作內。這部論不是很有名,可是裏面的《易行品》卻很有名,而且普遍受到重視。《十住毗婆沙論》的「十住」就是十地的意思,可是這一部論並不是十地通通解釋,而只是解釋初地和二地。「毗婆沙」是梵語,就是廣泛的、殊勝的意思,總而言之,就是廣泛而殊勝的解釋十住裏面初地、二地的意義。

《十住毗婆沙論》共有二十八品,是鳩摩羅什所翻譯的,編在《大藏經》第二十六冊。《易行品》是《十住毗婆沙論》的第九品,主要是說明佛法有「難行道」和「易行道」,同時強調易行道的簡易與圓頓;而所謂的易行道,其實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法門。

今天之所以在這裏講龍樹菩薩的思想著作,主要是跟大家來探討、分享佛法中有一個讓我們今生今世就能成就不退成佛的法門。或許有人會自卑自劣,以為自己煩惱強盛、業障深重,雖然有心修行,可是卻無力修行,每天都在五欲中過著懈怠放逸的生活,像這樣的我,不墮落三惡道已經是太僥倖了,哪有可能在這一輩子不退成佛!我們之所以會有這種觀念,是因為我們沒有學到龍樹菩薩易行道法門的關係。所以希望在談這些內容的時候,大家都能夠專心聽講。

我們學佛的目的在於成佛,如果能夠進入必定成佛,不會退轉的地位。這樣雖然現在還沒有成佛,也就沒有恐懼了,因為既然已入不退轉位,總有一天必定會成佛。反之,如果我們還沒有進入不退轉位,那麼即使才高學博,深入經藏,而且精進勇猛,但仍難免心中會存有在未來多生多劫中可能會在某個因緣之下退轉的顧慮。因此,菩薩道的各階位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初地,也就是歡喜地、不退轉地,只要能夠進入這個階位,接下來就只有前進,而絕無退轉,這樣豈不是必定成佛可期了呢!

「難行道」和「易行道」

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所以前往不退轉地,也有許多法門,龍樹菩薩在《易行品》當中,將所有一切到達不退轉地的法門分為「難行道」和「易行道」。簡單來講,「難行道」是全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是半自力、半他力的修行,這些法門就是指淨土宗(阿彌陀佛救度法門)之外的各種修行法門;而龍樹菩薩所強調的「易行道」,則是完全靠他力,這個他力是單單指阿彌陀佛救度的力量而言,所以易行道可說是全靠阿彌陀佛的力量,絲毫不假借自力。

譬如有一個人掉入大海之中,自己不會游泳,沒有辦法到達彼岸,就在即將滅頂而痛苦掙扎的時候,阿彌陀佛駕著本願船來到他的身邊,告訴他說:「某某人,你沒有力量,也沒有人可以救你,我來救你。」就把他接到大願船上,這個人不必買船票,也不用幫忙駕駛,就安全快速的到達彼岸了,所以龍樹菩薩就譬喻這個法門如同「乘船」的法門。

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有一位淨土宗的祖師叫做曇鸞大師,他繼承龍樹菩薩的思想,認為龍樹菩薩這個「乘船」的法門,是乘上一艘不退而快速的船,所謂「不退之風帆」;而其他法門,龍樹菩薩譬喻為「步行」,就是用自己的力量走路。「乘船」的意思是,自己儘管有什麼力量,在船上都無用武之地,而且也置於無用之地,何況自己就是因為沒有力量才會墮落,才必須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這一篇〈難易二道判〉,是幾年前我在紐西蘭所演講的記錄稿,目前已編列在《演講集》第一集(91頁~155頁)中,希望大家不嫌棄,能夠把它看一遍,相信多少能夠獲得受用。

剛剛簡略的介紹《易行品》以及龍樹菩薩,接著我們來研討有關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之中對第十八願的解釋,請看講稿:

龍樹菩薩《易行品》「本願釋」(十三頁)之文

「本願釋」即「本願取意文」

本願釋」也叫做「本願取意文」,也就是龍樹菩薩採取第十八願的意義而加以造文。第十八願總共有三十六個字,請大家合掌,我們來恭誦一遍: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請放掌!

對於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本願,這麼重要的本願內涵,龍樹菩薩是怎樣解釋呢?龍樹菩薩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這段文很簡短,總共幾個字啊?也是三十六字,這三十六個字的本願取意文,可以說是龍樹菩薩的生命跟阿彌陀佛的生命之間的觸動。

我們對於這段文,如果只是消文,或者是依文解意的體會,就無法了解龍樹菩薩寫這一段文的心情。因為這一段文是整篇《易行品》的核心,也可說是龍樹菩薩老年之後,思想最圓熟,更可說是龍樹菩薩一生學佛修行的總結論之處,因此我們要細細去體會、理解。

這三十六個字我們也來恭誦一遍,請合掌: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請放掌!

有關《易行品》的核心,《易行品》的骨髓,《易行品》的精華,《易行品》的歸趣,就是在這一段短短三十六個字內,雖然只三十六個字,卻是千里來龍在此結穴,就像淨土三經的根源經典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根本,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的願王就是第十八願,而第十八願在說什麼?說念佛往生!所以整個淨土三經的根本在那裏?在於「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因此文字雖短,可是它就是根,一切的幹、枝、葉、花、果,都是從這個根源而綿延生長出來。

直以「第十八願」為「本願」,非十九,非二十。何以故?如下釋。

此三十六個字,是以「第十八願」為「本願」,非第十九願、非第二十願,何以故?因為第十九願的願文跟這三十六個字,無論文字上或是內涵意義上都完全不搭配,那麼第二十願呢?二十願的願文也是三十六個字,可是內涵也完全不能搭配,只有第十八願可以說內涵是完全天衣無縫的搭配。第十九的願文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迴向,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文中所說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在龍樹菩薩的「本願釋」裡面,完全沒有這一種內涵。至於第二十願所說的:「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也跟樹菩薩的取意文不能搭配,比如「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在取意文裏面也是完全沒有的。接下來我們一字一句的來分析、研討。

請看講稿:

若人──願文「十方眾生」之謂。然十方眾生通指十法界之中佛界以外九法界眾生,而此「若人」唯指六凡之中的人道,顯示第十八願「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之旨,凡夫之中,人道為本,餘趣為旁。蓋天人正樂,修羅方瞋,三惡愚苦,唯人道苦樂互具,易生厭穢欣淨、離苦得樂之願行。

本願文「十方眾生」,龍樹菩薩把他取意為「若人」,「若人」兩個字,是站在六道之中的人道來講的,為什麼?因為諸佛都是出現在人間宏揚佛法,顯示以人為本,這個有他的道理。以六道來講,天人享受天福,所以天人他比較沒辦法有心修行,因為忙於享受這個天福,所以一個人,如果在這個快樂、幸福當中,要他去修行,他比較無心;阿修羅道瞋恨心比較強,他也沒有辦法修行;三惡道之地獄、餓鬼、畜生不是當下正在受痛苦,就是比較愚癡沒有智慧,所以也不能理解佛法來修行;只有人道,有智慧能夠刻苦耐勞,同時在人道當中,有苦有樂,苦樂互具,容易產生厭穢欣淨,追求離苦得樂的願行來修行,所以佛都是在人間成佛說法。

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凡夫之中人道為本,餘趣為旁」,為什麼這樣講?如果論佛的慈悲本來是平等的,並沒有所謂以凡夫為主要對象,以聖人為次要對象;或者是人道為主要對象,其他的眾生為次要對象。那怎麼說「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呢?那是因為雖然佛的慈悲平等,可是就眾生根機來講是有別的。譬如說同樣在大海之中的眾生,有的眾生是在大海中沉溺、呼救,有的是在大海裏以游泳為樂。那麼在大海之中的救生人員,他的目的是以拯救沉溺呼救的眾生為本的,至於那些以游泳為樂的,就暫時看著就好,這是兼顧;若游泳為樂的,因體力疲憊了,萬一會下沉了,那麼這些泳客就轉成為他救度的對象啦!所以就有這一種差別。

「凡夫」就是剛剛講的正在沉溺呼救的眾生,「聖人」是指已解脫的聲聞、緣覺、菩薩,因為他們已經脫離六道苦海了,已經不受六道輪迴的痛苦,所以不是主要救度的對象,但是他們如果希望能夠往生極樂快速成佛的話,那麼他們當下也就成為阿彌陀佛攝受的對象,因為菩薩如果到了極樂世界成佛就非常的快,不到極樂世界的話成佛就比較慢。所以不論聖人、不論凡夫,如果到極樂世界都是平等的,都會很快成佛。因此善導大師說:「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他的救度是平等性的,不管聖人、凡夫都沒有差別的讓他快速成佛。

所謂的凡夫就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但是凡夫之中能夠聽聞佛法的是以人道為本!因此說以「人道為本,餘趣為旁」,餘趣就是天道、阿修羅道跟地獄、餓鬼、畜生,所以並不是說阿彌陀佛不平等,而主要以人道為本,把其他眾生拋棄了,或者是做為次要的,不是這樣!是因為他們根本還不是接受救度的當機者,如果他們能夠接受的話,那麼他們也同樣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也成為本而不是旁了。譬如以動物來講,有出生在一般環境的動物,有出生在佛教家庭的動物,這些家中的阿狗、阿貓如果是出生在一般環境的話,牠就沒有聽聞佛法、佛號而受度的因緣,而這些阿狗、阿貓如果是出生在我們同修、蓮友的家庭裡面的話,那肯定每一天都能夠聽聞念佛機的佛號,等有一天死了的話,肯定同修蓮友們也一定會幫牠開示助念,那豈不是牠就有得度的因緣,豈不是牠即使是畜生道眾生,也是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不是為旁的餘趣眾生,這就是為主、為旁的差別之所在。所以雖然第十八願文是指十方眾生,可是就有這個有緣有心跟無緣無心的差別,龍樹菩薩就是依這個緣來講,而舉出「若人」。

接下來請看講稿:

念我稱名──願文「乃至十念」。「我」者彌陀名號,此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力用,其力用者何?如《觀經》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善導《往生禮讚》(善全四八二頁)釋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念我稱名」,即是「乃至十念」、「稱名念佛」

「念我稱名」就是對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解釋,「念我」的「我」是指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句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力用,這個功德力用顯現在那裡呢?《觀無量壽經》裡面有一段經文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主要的功德力用就在這裡。也就是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力用,只要有念佛的眾生,不管這一位眾生是聖人還是凡夫,是善人還是惡人,是出家眾還是在家眾,是心清淨或不清淨,是會修行或不會修行,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是歐洲人還是非洲人,任何人只要他一念佛的話,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攝取他,只要他是終生不退的話,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攝取不捨,只要他是念念不捨,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攝取不捨,就有這一種作用,不會因為他是凡夫,攝取就有所間斷,或者因他是在家眾就有所不取,或是他是有貪瞋癡有妄想雜念,或是念佛而功夫不能成片就不攝取他了,通通沒有這些差別。如果因為這樣而有差別而有所不攝取的話,那麼阿彌陀佛的這個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力用,就不是不可思議,而是可思議了,功德也就有所限量,而不是無量無邊囉!那麼龍樹菩薩在這裡所標榜的這個「我」就沒有意義了。所以龍樹菩薩在這裡特別標榜出「我」,是顯現出這個大宇宙之中,十方法界、十方國土之中的這個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所以說「念我稱名」。

善導大師特別又加以解釋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善導大師是把《觀無量壽經》的經文,以及《阿彌陀經》的經文融合在一起解釋。也就是把《阿彌陀經》的「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以及《觀經》所說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合在一起。因為能夠這樣才叫做阿彌陀,如果不能夠這樣,即使他同樣證得佛果了,也不能被尊稱為阿彌陀的佛,必須是凡是念佛,不管他是誰,只要他念佛就必須攝取他,將來接引他往生極樂世界,使他徹底遠離六道生死輪迴,快速成就佛果,才能夠尊稱為「阿彌陀佛」。一般情形要成為佛,是只要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就能夠成就佛果了,可是要成為阿彌陀佛這樣的佛,必須經過五劫的思惟,兆劫的修行。所以我們學佛者能遇到這個法門,是要大慶喜,大歡喜。

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力用,對於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力用,我們只要信順接受,所以我們法門的四句宗旨第一句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如果有人追問我們,為什麼要信受,我們可以說啞口無言,答不上來,為什麼?因為那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即使菩薩也都不夠了解,何況我們!所以原因我們答不上來,因此對於這個法門,我們只有信受,信順接受。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裏面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廣大的佛法,深廣無邊的佛法,只有信才能夠進入,如果說等我們完全弄懂了才要去接受,那要等到何年?而且還要繼續去輪迴。所以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以聖道門而言,信是入門的第一步,必須斷盡煩惱惑之後才能夠解脫;但就淨土法門來講,一開始是信,最後還是信,信是信受彌陀的救度,彌陀的救度在那裡呢?在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所講的是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那麼我們就依教奉行,此後就專稱彌陀佛名,而願生彌陀淨土。

請看講稿:

可知:願文乃至十念之「念」者,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即是「稱念佛名」,故言「念我稱名」,即是四種念佛之中「稱名念佛」,非餘三種之念佛。此即顯示龍樹菩薩斷定判明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為「稱名念佛」。

當然我們都知道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的念是念佛沒錯,可是念佛也有好幾種,有所謂的「有相念佛」跟「無相念佛」,有相念佛當中有「稱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無相念佛當中有實相念佛或者是心念的念佛。那麼到底乃至十念是屬於那種念佛?我們來看被推崇為八宗共祖的龍樹菩薩是怎麼講呢?龍樹菩薩很簡短、斬釘截鐵,擲地有聲的說:「念我稱名」!其他沒講,所以是有相念佛,而且在有相念佛當中,不是觀想,也不是觀像,而是「稱名念佛」,因此在歷代祖師當中,將念佛判定為稱名念佛的就是龍樹菩薩。

當然有人會認為說真正的佛是沒有形象的,沒有語言的,沒有聲音符號的,是離一切相的,不可思惟,不可形容,不可表述!真正的念佛,應是離一切相,心不可思,語不可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這才是真正的念佛。然而那是屬於自力、聖道門的講法,以自力聖道門的教理來解釋淨土門的行法,那是徹徹底底的錯誤,是撈過界了。當然自力聖道門的修行者,若有心轉向往生極樂世界,也可以做為淨土門的一種修法,但那是屬於第十九願以雜修雜行來迴向往生,不是淨土門第十八願的本願法門,而是《無量壽經》所講的胎生,或是《觀經》所說,依個人的自力功夫,而分佈在九品當中,那不是我們這個直入報土的法門。由此可知,他沒有學過我們這個純正的淨土法門,不了解宗祖善導大師對這個法門的解釋,以及對這個法門判教的意義。

接下來請看講義:

自歸──願文「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成就文「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一心歸命,不顧他人

自歸」這兩個字是龍樹菩薩對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解釋,也是對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講的「至心迴向,願生彼國」的解釋。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與成就文「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各有八個字,為什麼龍樹菩薩只用兩個字來解釋呢?這有他的涵意。「自」就是自己,「歸」就是歸命,歸命是中國話,也叫做南無,在彌陀這邊來講,是彌陀的呼喚;在我們眾生來講,則是成就文所講的願生彼國的意思。凡事都必須要真心誠意,才有這件事情的意義,若沒有真心誠意就沒有意義可言,何況我們要離開三界六道生死的輪迴,要往生極樂世界,這麼一件大事,怎麼可不真心誠意?所以自歸當中就含有「至心」在裡面了。

那麼「至心」顯現在那裡呢?就是信!一開始龍樹菩薩就說「阿彌陀佛本願如是」,「如是」這兩個字就是在顯示「信」的內涵,「阿彌陀佛本願如是」以下的內容都是「如是」的內容,都是在解釋第十八願,都是在告訴我們底下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要我們如實的去信順接受,不要以我們凡夫有限的世智辯聰去推量去懷疑,否則就還會繼續的去輪迴受苦,所以叫做如是。

每一本佛經一開始就是「如是我聞」,或者是「我聞如是」,這就是顯示信,我從釋迦牟尼佛所聽來的就是底下的內容,以外在的客觀的事實做為我信受的對象,我所信的不是虛幻的,不是我自己產生的,是有根據的。所以信樂顯現在這一段,阿彌陀佛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那麼我們就如是的來接受,這個接受的話,我們就有往生的希望,人一旦有往生的希望,就會有安心,樂就在其中。所以有信就有樂,能夠歸命於阿彌陀佛的救度,本身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意思,因此龍樹菩薩就以「自歸」來顯示「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內涵。

請再看講義:

「自」者自己,如本品〈讚彌陀偈〉多言:「是故我歸命」,亦如《往生論》天親菩薩自言:「我一心歸命」。

「自」就是自己,不是別人,每一個人都是做為他自己的主角,因為了生脫死,解決人生一大事,都必須要由自己來,別人代替不得,所以在這裡「自」是非常重要的。「本品」指《易行品》,在這一段文之後,龍樹菩薩接著以三十二首讚偈來讚歎阿彌陀佛叫做〈讚彌陀偈〉,三十二首讚偈裡面有很多地方都以「是故我歸命」來表達龍樹菩薩身心性命歸投於阿彌陀佛救度的心情,所以一開始就說這三十六個字是龍樹菩薩心靈深處跟阿彌陀佛生命的、心靈的觸動,因為是龍樹菩薩整個身心性命歸投到阿彌陀佛的懷抱之中。亦如《往生論》天親菩薩自言:「我一心歸命」。《往生論》是天親菩薩所寫的,《往生論》是由讚偈跟散文所組合而成的,一開頭天親菩薩就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天親菩薩一開頭就在釋迦牟尼佛的面前說:「釋迦牟尼佛呀!我是一心一意的,我沒有二心,我沒有三心二意,我是徹徹底底的出自於內心,掏心掏肺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阿彌陀佛。」由此可知,天親菩薩跟龍樹菩薩是同樣的心情。

接下來再看講義:

不顧他人,排除障礙,我儘管一心歸命。自己生死大事,豈可看人臉色而生顧慮,故應不慮他人,應自己勸勉策勵,突破萬難,誓必此生,達成人生目的。《小經》釋尊三次勸勉眾生願生,三勸即是常勸,顯示釋尊之本懷。是故善導《往生禮讚》(善全四八八頁)言:「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此亦是自歸之意。

有一句話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又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所以我們生死的大事,始終都必須要出自於我們的內心,我們不管他人,他人有心修行,沒心修行,他人是修禪宗法門或修密宗法門,不管他人修什麼法門,我們都必須要找一個適合我們的根機,適合我們今生今世能夠成就、能夠受用、能夠達成的法門,這個才是最主要的。有了適合自己的法門之後,我們就必須要排除障礙,一心一意的去接受這個法門,去奉行這個法門,所以不顧他人,也不看別人的臉色,甚至有了障難也要排除種種萬難,在今生今世當中,達成人生的目的。

人生的目的跟學佛的目的是同樣的,也就是了脫生死,欲了生脫死就得下決心勢必今生往生極樂。《阿彌陀經》三次勸導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第一次是「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第二次是「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第三次是「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一而再,再而三,一次不夠再說第二次,第二次怕大家又會忘記,再講第三次,可以說是老婆心切,一而再,再而三,可以說是常常的,希望大家往生極樂世界,一再勸導大家要往生極樂世界。由此明顯可知這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說法度眾的目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間說法度眾,說什麼法?說阿彌陀佛救度的本願之法,度眾到那裡去?到極樂世界去,為什麼?連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了,何況其他眾生呢!

所以「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就是要所有眾生都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人生的本懷」也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本懷」同樣也是要我們往生祂的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的辛苦的目的,就是建設極樂世界,呼喚大家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說:「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要趁著大家眼睛能看,耳朵能聽,手腳還強健有力,要自策自勵,以往生極樂世界為常住。我們要清楚肯定,這世間沒有常住,身體不能常住,夫妻、兒女不能常住,愛情不能常住,財富不能常住,健康不能常住,一切都不能常住,只有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一切的一切才能常住。

請看講稿:

即入必定──願文「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成就文「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當下即入,必定成佛不退轉位

即入必定」就是第十八願所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文,也是成就文「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願文。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就是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眾生,就必使他往生,如果念佛的眾生而不能夠往生,那麼阿彌陀佛也不能成佛,必在具足圓滿功德使他能夠往生之時,阿彌陀佛才能成佛。而阿彌陀佛現在已經成佛了,因此成就文就說這種眾生當下即得往生,當下就住不退轉,所以龍樹菩薩在這裡就解釋說「即入必定」。

請看講義:

必定──必定成佛之位。亦名正定聚、不退轉。《大智度論》九十三卷言:「阿鞞跋致(不退)即是必定。……必定者必當作佛。」

所以「必定」就是必定成佛的階位,這「必定」是一個階位的名稱,那麼這個階位是怎麼樣的階位呢?是必定成佛的階位,可見有的階位不一定能夠成佛,他有可能會退轉,那麼這個必定是只要到了這個階位,他必定成佛,不可能會再退轉,也叫做「正定聚」,也叫做「不退轉」,梵音是「阿鞞跋致」,名稱不一樣,內涵都一樣。

再看講稿:

「即」有「同時即」與「異時即」,此是「同時即」之意,如〈讚彌陀偈〉言:「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此「即時入必定」顯示「念我稱名自歸」之人,已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人。

龍樹菩薩在這個本願取意文說「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這個「」的解釋有兩種,有「同時即」跟「異時即」,譬如說只要坐船便能到彼岸,到彼岸是一下子就到彼岸,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夠到彼岸呢?同樣的,入必定是現在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便入必定,還是必須等往生極樂之後才入必定呢?這兩個差別就是「同時即」和往生極樂之後的「異時即」。在《易行品》〈讚彌陀偈〉中龍樹菩薩有解釋說「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可見這個入必定是即時入必定,也就是不隔時,不隔日,這個肉體還在這個娑婆世界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入必定的身份,不須要等到極樂世界。所以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就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此中含有很多的道理,也有很多的經證,我已特別把這個經證、祖論編輯起來,名為「淨土宗之特色」,日後會發給大家。

請看講義:

《小經》言:「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阿彌陀經》就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也就是說極樂世界,是非常的殊勝,怎麼樣的殊勝呢?只要眾生往生到這個世界的話,通通都是不退轉。依聖道門修行,到不退轉必須至少要一個大阿僧祇劫;可是只要往生極樂世界,不管修行長,修行短,通通都是不退轉,而且在這裡的不退轉,是當下一生補處的不退轉,一生補處就是等覺菩薩。

接下來我們看善導大師的解釋:

善導《觀經疏》(善全二七頁)釋言:「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極樂世界的「聖眾莊嚴」,就是極樂世界的菩薩。極樂世界的菩薩分為兩種,一是現在已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聖眾,所以叫做「現在彼眾」;另外一種是「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以及在十方世界,將來同樣會往生到極樂世界,但是還沒有往生,將來會往生,這一些眾生,同樣都是極樂世界莊嚴的聖眾,同樣是極樂世界聖眾的莊嚴。

由善導大師這一段法語,也顯示出我們這個法門是「平生業成」,是「現生不退」,現在在娑婆世界,就已經獲得了不退轉的階位,不用等到極樂世界,所以現生不退就是平生業成,平生業成就是現生不退,這兩句都是互相包含的。就好像《阿彌陀經》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這一段經文是說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極樂世界的聖眾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是無量壽。如果說一個百分之百決定往生的人,雖然他還沒有往生,但是因為他是必定往生的,從因說果來講,他豈不是現在就可以說是無量壽的人,因為他必定往生,必定往生的人,不會再輪迴,豈不是從現在開始他已經是無量壽的人。這是從因說果來講的,這個也可以說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含意之一。

請再看講稿: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小經》言:「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龍樹菩薩在這裡所說的「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念我,稱名自歸」的人,他現在就已經獲得了必定不退轉的階位。所謂不退轉,是從那裡不退轉呢?是獲得正等正覺的不退轉,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也可以說龍樹菩薩以這三十六個字,不只是解釋第十八願,而是融合了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與第十一願,因為第十一願是第十八願的果。所以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的結論提出三個願,從四十八願中舉出三個願,哪三個願呢?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一願跟第二十二願,為什麼呢?因為第十八願是往生之因,第十一願是往生之果,第十一願說「若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也就是說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話,就必定進入滅度,所謂滅度就是涅槃。所以不管是誰,十方眾生到了極樂世界當下都進入涅槃,如是因如是果,是直接的。第十一願接著就是第二十二願了,第二十二願就是「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為什麼?往生之後獲得了涅槃,獲得了涅槃就不須要經過初地、二地、三地……等階位,一般經過初地、二地、三地到十地的這一些階位,必須要再經過二大阿僧祇劫,可是往生極樂獲得涅槃之後就不必,所以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所謂普賢之德就是以佛的大慈大悲之心到十方世界去廣度眾生,往生之後當下就能夠顯示這一種普賢之德。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的宗旨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這是一層一層,沒有間隙,好像整串鐵鍊,一環接一環。曇鸞大師從四十八願當中選出三個願,第十八願接著第十一願,第十一願接著第二十二願,就有這種含意,就好像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這是攝生三願;第二十願接下來第二十一願就是三十二相之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顯現出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相貌,外相一樣,內相也一樣,接下來就是第二十二願到十方世界廣度十方眾生,所以都有這種因因果果的關係。

今晚就講到這裡,剩下講稿就留待下次。南無阿彌陀佛!

(象山彌陀共修會第49課,講於2007年5月20日)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